2020/10/15

第763次例會─如何抓出身體癌細胞

今天很榮幸藉由Vanvanty的邀約,邀請到高雄榮總核子醫學科主治醫師,同時也是高雄西北扶輪社的社友——林昶仲醫師(Pet)蒞臨演講,講題是如何抓出身體癌細胞,讓我們初步了解癌症的預防及治療。


不管男性或是女性,惡性腫瘤已然是十大死因之首,在男性方面肝及肝內膽管癌位居第一,推測可能是男性飲酒機率較高;女性則是乳癌,而大腸癌則是兩性居高不下的常見癌症。可見癌症已是國人不可無法忽視的健康問題,也由於社會的中堅分子(45-64歲)因癌症死亡的佔比為41.2%,遠遠高於其他年齡區間,所以政府亦投注了大量醫療資源在癌症的預防及治療。

「每一個人」身上都會出現癌細胞。人體內細胞不斷複製增加,染色體複製的過程中,基因就可能發生突變,突變的累積會使正常細胞變成癌細胞;另外,人體外的幽門螺旋桿菌、B型肝炎病毒、陽光中的紫外線、食物中的亞硝胺等,也都有機會促進細胞突變。不過,每個人身上都有癌細胞,卻不是人人都會得癌症。

癌症的行程有許多面向,例如致癌物、病毒與細菌的感染,常見的致癌物有:香菸(肺癌)、酒精(肝癌)、檳榔(口腔癌)、黃麴毒素及自由基;病毒與細菌的感染:B型與C型肝炎(肝癌)、人類乳突狀病毒HPV(子宮頸癌)、EB病毒(鼻咽癌)、幽門螺旋桿菌(胃癌)。當然也會因為免疫力的下降而更容易罹患癌症,例如愛滋病或是卡波西氏肉瘤,甚至是人類的老化亦都有可能。

大部分的癌症分期總共有四期(TNM系統):T(腫瘤大小與位置)、N(淋巴結)、M(轉移,只要有轉移就是末期),治療與分期有關,通常早期的癌症治癒率越高。由此可見癌症預防的重要性,當然要進行癌症檢查則是要先考量以下幾個因素:年齡、家族病史、經濟能力、時間與副作用、危險因子、疾病史及症狀。國民健康局已為民眾提供了許多免費的癌症篩檢,子宮頸癌、乳癌、大腸癌及口腔癌⋯⋯等等,也由於癌症在初期呼沒有症狀,所以前期的預防及篩檢變得相當重要。

癌症的治療方式有手術、化學治療、放射治療、標靶治療與免疫療法,通常越是晚期的癌症治療方式就越不適,像是全身性的化學及標靶治療皆易引起嚴重的副作用,所以當醫生告知病患已無法用手術治療時已是相當嚴重。

正子電腦斷層(簡稱PET/CT),是近幾年來發展快速、靈敏度高、準確性佳的高科技影像診斷技術,PET以分子細胞學為基礎,將帶有特殊標記的葡萄糖合成藥劑”氟化去氧葡萄糖(簡稱FDG)”注入受檢者體內。利用PET掃描儀的高解析度與靈敏度作全身的掃描,藉由癌細胞分裂迅速,新陳代謝特別旺盛,攝取葡萄糖達到正常細胞二至十倍,造成掃描圖像上出現明顯的「光點」,在細胞及器官出現結構上的病變前,即能於癌細胞的早期(大於0.5~1公分以上 )準確地判定癌細胞,提供醫師作為診斷及治療的依據。

PET/CT檢查是目前所有影像檢查中,偵測腫瘤能力最準確的。對癌症的早期發現、診斷、分期、治療效果評估及治療後追蹤,均非常有用。因此,利用PET/CT作全身腫瘤篩檢,尤其是對那些癌症高危險的族群(有腫瘤家族史的民眾),有其臨床上的意義。早期發現,分辨病變是良性或是惡性,或是癌症分期,提供患者最佳治療計畫之擬定,甚至是可用於治療癌症時的效果評估或腫瘤復發偵測。
謝謝PET帶來精彩的演說
也謝謝高榮正子中心的醫師及護理師
    

啟禾十月壽星——P.P. Henry(亮點是蠟燭)

律師連切蛋糕都很大氣,尤其是那把刀

啟禾的招牌——雜誌風(大家越來越上手了)

正經的還是要來一張

扶輪打開機會囉